沥青嵌缝料步骤:
沥青嵌缝料扫匀后应立即用8~12t压路机进行碾压,轮迹重叠1/2左右,随压随扫,使沥青嵌缝料均匀嵌入,宜碾压4~6遍,如因气谩高,在碾压过程中发生蠕动现象时,应立即停止碾压,待气温稍低时再继续碾压。
碾压密实后,可洒布*二次沥青,沥青铺撒*二次嵌缝料,*三次碾压,洒布*三次沥青,铺撒封层料,后碾压,施工要求同上,后碾压采用6~8t压路机,碾压2~4遍即可开放交通。
如果沥青贯入式路面表面不撒布封层料,加铺沥青混合料拌和层时,应紧跟贯入层施工,使上下成为一整体。贯入部分采用乳化沥青时,应待其破乳、水分蒸 发且成形稳定后方可铺筑拌和层。当拌和层与贯入部分不能连续施工,又要在短期内通行施工车辆时,贯入层与贯入部分的*二遍嵌缝料应增加用量 2~3m3/km2。在摊铺拌和层沥青混合料前,应清除贯入层表面的杂物、尘土以及浮动石料,再补充碾压一遍,并应浇洒粘层沥青。
1.1透层与粘层
(1)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在底层表面喷洒透层油,在透层油深入底层后方可铺筑面层。施工中应依据底层类型挑选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、乳化沥青做透层油。沥青路面透油层资料的标准、用量和撒布养护应契合《城市路途施工预检验标准》cjj1的有关规则。
(2)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应喷洒粘层油,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、沥青安稳碎石底层、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时,应在既有结构、路缘石和查看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连接面喷洒粘层油。
(3)《城市路途施工与检验标准》中强制性条文规则: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、雪天气及环境比较高温度低于5℃时施工。
2.2运送与布料
(1)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,沥青路面改造,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阻隔剂或防粘结剂。运送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掩盖保温、防雨和防污染。
(2)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,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契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、已遭雨淋现象不得运用。
(3)应按施工方案组织运送和布料,摊铺机前应有满足的运料车等候;对高等级路途,开端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。
(4)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-300mm外空挡等候,被摊铺机慢慢**推行进并逐渐卸料,防止碰击摊铺机。每次卸料有必要倒净,如有余料应及时铲除,防止硬结。
在施工过程中,为做到安全文明施工,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半幅施工确保不影响车辆通行;二是对施工路段用锥桶等设施引导交通,并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;三是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穿带有反光标志的服装进行工作;四是对所有挖除的废渣立即清除,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,并立即恢复通行。
根据路面养护工作需要,养护单位投入了运输车辆1台、路面切割机2台、平板夯机1台、发电机1台、电锤2台,养护工人8人,每天可完成路面修补30余平方米。通过近段时间的修补,已完成锦江北路花果山桥头至客车站转盘段修补工作,完成沥青路面修补200余平方米,改善了道路通行条件。
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工艺大体可分为三种,冷料冷补工艺、热料热补工艺和热料冷补工艺,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,适应的情况也不同,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适当的方法。
该施工工艺主要用于应急性修补,首先要将坑槽内的污物、泥浆等清除干净,通常先要开槽成型,将待补坑槽松散物、灰尘或淤泥清除,倒入冷补料.松铺系数为1.2-1.5,摊铺均匀,保证坑槽周边材料充足。但不要漫散至坑槽边沿外的路面。后用夯锤或振动式路碾机压实(日常施工时通常采用平板夯,如遇特殊情况可直接使用夯锤),深度在6 cm以上的坑槽必须分层投料夯实。若密实度不足,则经车辆行驶碾压,修补处会略有下沉,此时不必挖除坑内原填冷补材料,只需将更细一级的冷补料铺上压实即可。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,通常使修补后坑槽地表面略**周围路面约5~lO mm)。运行一段时间修补处即会与路面持平。每桶25 kg装的冷补材料可修补面积约为50 cm~50cm、深4.5 cm左右的坑槽。使用冷补材料只需要大约10 min即可开放交通。专业沥青路面修补施工。